第(1/3)页 办公室里面。 徐松尧听到王东来这番话,心情极为复杂。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在王东来这番话之前,他从未想过诺奖背后的意义。 就如同王东来所说的那样,他早已被规训了,在心底里下意识地就觉得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一件好事,根本不去想这里面的猫腻。 此刻,他连一些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确实,在学术界诺奖是一个顶级荣誉奖项,但是它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了吗,根本就没有。 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徐松尧才语气复杂地出声说道:“你这番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你说的这些情况在我看来,并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真正严重的地方在于,这么多年,我从未听到过类似的话,仿佛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些一样。” “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实际上,我确实是没有听到过。” “可能真的和你说得这样,国际学术话语权被西方牢牢把持住,我们在不自觉间就已经被影响了。” 徐松尧这一次过来,其实是带有任务的。 因为王东来公开了商业间谍一事,对于上面来说,也属于一个突发事件。 说实话,要不是王东来是银河科技的创始人,而且还具备国内外的知名度。 恐怕,早就一个电话打来,让王东来闭嘴了。 “其实,诺奖也并非是一无是处。” “只不过当它成为西方操控学术话语权的时候,就已经变质了。” “尤其是和平奖和文学奖,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原罪。” “诺奖再怎么说,都是西方人设置的奖项,虽说是面向全世界,可是评审委员会的人都是西方人。” “自然而然地收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就带有自己的背景和评价系统,根本不可能做到公正客观。”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和政治根本不可能脱开关系。”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姓资还是姓社,这根本就是一个不用考虑的问题。” “这一点,其实早已经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了,当年北方红色尚在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这俩作家迫于政治压力,连领奖都不敢。” “可是看看他们的文学作品,里面全是写如何迫害知识分子,如何高压,站在后世角度来看,这种作品恐怕也为北方红色解体提供了一定的文本基础。” “甚至于,国内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管莫言,他写的《檀香刑》也是出于一种贩卖、丑化华国的角度来批评,正是西方的评审员认为这是丑化了我们,迎合了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就把这个奖颁给了他。” “一个科学发现,不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伟大,而是他伟大,所以诺贝尔给他奖。” “但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就会对不知情的网友造成一种没有获得诺奖的科学发现不够伟大。” “这是赤裸裸的偷换概念,利用媒体宣传手段,来塑造公众认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垄断话语权。” 王东来语气淡淡地对着徐松尧如此说道。 徐松尧这个时候,脸上已经浮现出一丝苦笑之色了。 他其实心里已经被王东来说服了。 但是,这么多年以来的三观,让他还是在短时间无法接受王东来的说法。 按照王东来的这个说法,等于是一杆子打死了诺奖。 甚至于徐松尧都不敢想,要是王东来这番话传出去之后,会在国际上引起多大的影响。 这几年,因为王东来不愿意在海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且坚持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自己在数学领域的发现和证明。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来劝说过徐松尧,想要让徐松尧出面劝说王东来不要这么做。 这些压力,徐松尧坚持住了。 可要是今天的这番话传出去的话,徐松尧就顶不住了。 不说别的,国内作家管莫言,就一定会对王东来穷追猛打。 在获得诺奖之前,管莫言只是一个作家,只有相关圈子和关注他的人才知道。 但是,在获奖之后,全国人都知道了。 一提他获得诺奖,众人肃然起敬。 连带着他的作品,也不知道卖了多少部,参加了多少次会议,讲座和演讲。 就连以往只能卖出三千块的书法作品,也一路飙升到了九十七万。 庸俗的一点来说,获得这个奖给管莫言带来的收益,堪称海量。 甚至能达到管莫言靠着这个奖吃后半辈子,下一代还能靠着这个光环吃上许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