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开场白结束了,随着缇娜·菲话音落下,掌声顿时在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内响起。 陈诺也闭上嘴,鼓了一下掌,等到颁奖嘉宾出来之后,他才重新开始道:““……所以我想听听你的建议。你觉得,有必要签吗?” 说起来,他这种行为就像学生上课时在下面偷说悄悄话,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但他实在没什么别的机会了。今晚金球奖一结束,他就要离开洛杉矶,重新回到那场艰苦的徒步旅程当中。很多话,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和罗芮·艾斯纳谈好,以后就不知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百分之百。”罗芮·艾斯纳几乎没有犹豫。 “哦?”陈诺挑了挑眉。 “陈,CAA在好莱坞的能量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他们能做到的事情,也比你现在设想的要多得多。”罗芮·艾斯纳压低了声音,“不仅仅是片酬的问题,这次冲击奥斯卡,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单枪匹马想要撼动颁奖季的格局有多难了?我听说,你这次能入围,全靠汤姆·汉克斯在最后一刻站出来帮你发声。以后呢?以后还会有这种好运气吗?连入围这一步都如此艰难,那拿奖又谈何容易?” “而且你在好莱坞可还有对手,他们可不是什么小角色。这次我都听说,关于你的那些炒作是有人在针对你,只是我不知道具体是谁。我想,如果你有CAA站在你这边,他们一定知道。” 罗芮·艾斯纳这一番话,整整说了好几分钟。 等她终于停下来时,台上的颁奖环节也正好进入尾声。第一个奖项——电影类最佳男配角的结果已经揭晓,获奖者汤米·李·琼斯《林肯》走上台去,准备发表获奖感言。 而陈诺也正在趁着这个机会,思考一下罗芮·艾斯纳的话。 他们讨论的事情,是他究竟需不需要一个美国经纪公司。 就在昨天,他刚坐着直升飞机,从荒凉的山谷里回到洛杉矶,艾莉森就向他汇报,CAA又一次提出了让人心动的报价。 这家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现在为他开出了高达 2000万美元签约金+ 8%海外分成的条件,想要将他的美国经纪业务全面收入旗下。 要知道,CAA签约大牌演员,签约金都通常是在 300到800万美元之间,能拿到 1000万美元以上签约金的演员屈指可数。 所谓“8%海外分成”的意思,则是 CAA承诺——在未来提供的电影资源之中,他不仅能拿固定片酬,还将直接参与至少8%全球票房分成。 这可比他《华工》2400万美金加8%的净收益分成的片酬不一样,全球票房分成,一般是净收益分成的3-4倍。 这其中的巨大利益,已经不容小觑。 除此之外,CAA还承诺将为他组建一支专属的制作人与公关团队,可以让他指定的人进行领导,并在未来五年内打造至少两部冲击奥斯卡和全球票房双料头部的电影项目,并全力为他冲奖。 这些条件开出来,对亲身经历了今年奥斯卡提名全过程,知道其中有多难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心里才越来越拿不准主意,才会在典礼上抽空来向罗芮·艾斯纳讨教。 听完对方的分析后,他的态度不免更加松动了。 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个他从未对外人提起过的隐忧: ——2013年,距离他重生的那一年只剩下11年。这11年里,他还能靠着前世的记忆和预知接下优质项目、挑中潜力剧本,可11年之后呢? 难道那时他就要功成身退、归隐山林? 如果他还要继续留在好莱坞、继续拍戏,那么,那个时候的他,光靠个人的天赋和直觉已经远远不够了。而拥有CAA这样一台庞大的专业机器作为后盾,绝对要比他孤军奋战来得有用得多。 想到这里,陈诺望向舞台,汤米·李·琼斯依然在致辞,话语里是对过去三十年电影生涯的感慨。 他也终于下定决心,有的事情,的确该去变一变了。 “好了,现在先别想这些了,还是想想你今晚能拿几个奖吧?” “拜托,罗芮,别装傻,怎么可能几个,我觉得最多一个。不是因为这样,我坐在这里干嘛?” “哎,陈,你真的才27?每次你都这么冷静,一点都不像年轻人。我真的很想知道什么时候你才会得意忘形。对了,前两天你听到你入围奥斯卡的时候呢,你是怎么庆祝的?别告诉我你还是现在这个表情,什么都没做。” “……真的没做什么。” “哈哈,看你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在骗人。不说算了,来,干杯。” “我戒酒了。” “哈哈哈哈,你又戒酒?这是第几次?是不是第108次?” “…….我没开玩笑,罗芮,这一次是真的戒酒!” “哈哈哈哈哈。” …… …… 剧情类电影最佳男配角。 剧集/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女配角。 中途还穿插了一些今晚最佳剧情电影入围作品的精彩片段回顾和几段由主持人和嘉宾串联的小节目。 或许这些在电视机前看起来算得上热闹又精彩,但当所有的一切只是通过一个收音机的声波传来时,就免不了让人昏昏欲睡。 尤其是对于两个跋涉了一天的女孩来说。 朵拉早就已经闭上了眼睛,呼吸均匀地沉沉睡去。 薇薇安也是半闭着眼,意识一点点下沉,眼看就要彻底睡着。 就在这时,收音机里忽然传来一个清晰的女声:“——剧情类电视剧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有——” 薇薇安猛地睁开了眼睛。 然后推了一把朵拉的睡袋,“快起来,轮到陈的奖了。” “嗯……?”朵拉迷迷糊糊地哼了一声,翻了个身,眼皮艰难地抬起了一条缝。 收音机里的声音继续念道: “史蒂夫·布西密,《大西洋帝国》——” “布莱恩·科兰斯顿,《绝命毒师》——” “戴米恩·路易斯,《国土安全》——” 每说一个名字,收音机里都会传来一阵欢呼和鼓掌。 而等到第四个,终于出现了她们正在等待的名字。 “诺陈,《老鹰捉小鸡》——” 而朵拉的眼睛也终于睁开了。 “约翰·汉姆,《广告狂人》。” 念完最后一个名字之后,空气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 但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收音机里的女声便接着宣布道: “——获得金球奖的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