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要的就是字典!” 唐东明虽不认得官印之上的字,但汉字本就一脉相传。 借助这本字典,就能够通过偏旁部首找到相应的繁体,由繁化简,就能得出这印记所想要传达的内容。 书页翻动着,发出清脆的哗哗声来。 汝窑这种东西,后世似乎也只有明清时期有过仿制。 若是能确认年份,也就能顺带着确定这瓷器的价值了。 在翻看字典的同时,唐东明也没有忘记继续观察釉面的花纹。 原本极度不合理的纹路,在仿制品三个大字的加持之下忽然就显得极为正常。 若真是后世所制,那么工艺纯熟也就不足为奇,甚至掌握这些自然开裂所产生的规律也不在话下。 将官印之上的字写在宣纸上,他又从桌子上取来一块纱布,擦去瓷瓶表面沉积的部分灰尘。 透亮的釉色再加上规整的纹路,立刻就展现在了眼前。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还是能够看到一小部分的氧化痕迹。 唐东明拿起宣纸,在脑海中将那几个繁体字翻译过来,再结合瓶身釉色花纹,这才最终锁定了答案。 这件天青色仿汝窑乃是明朝宣德年间所产,放在当时,是妥妥的赝品,可放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则完全可以列入古董的行当。 微微抬起头来,他立刻就迎上了两人充满期待的目光。 唐东明心中有了结论,满面红光,而刘大海和王老三则是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他。 “怎么样,唐先生,这到底是个什么宝贝?” 作为瓷瓶的拥有者,王老三此刻心中最为紧张。 若是这件天青汝窑真的具备非同一般的价值,那岂不是赚大发了? 想到这,王老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