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那天开始,他说他胆子放开了,先是追赶其他人的成绩。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都不好赶超,比如在一次射击中,他本以为这次他的成绩会取得第一,还对陆擎苍挑衅了,最终却只打了个平手。 没办法,他说自己一直是标榜靠天赋取胜的人,居然半夜累摊跑进训练场苦练。 一直坚持练习到,有一天他比赛完摘下镜子,正在低头擦枪时,对面挥动红旗告诉他的阻击成绩高于陆擎苍。 再后来各方面测试,他扶摇而上,直至顶端。楚亦锋说:他特别喜欢这种挑战自己的较量,他感觉来对了地方。 毕月看到这,笑的比谁都骄傲,喃喃自语道:幼稚。 什么一口气,什么荣誉,那些都是浮云罢了,什么也抵不上废了自己。 信的最后一张纸,真就犹如后世电影中的快镜头。 或许是楚亦锋真有才华,毕月居然能看出了楚亦锋能当电影导演的艺术气息。 也或许是她认为她的男人就是不差,就是觉得楚亦锋棒棒哒,连写个信都与其他人不同。 那张信纸话不多,画面感却十足。 他讲述: 他和王大牛坐在小食堂里吃面条,吃包子,吃馒头,吃大米饭,吃鸡蛋。 伴随着他们一顿又一顿的午餐晚餐,他们始终如一的坐在原位吃着各种东西。 然而除了不变的是他们俩,其他都变了。 桌子越撤越多,身边那些刚刚能侃几句的队友,那些抽他万宝路的家伙们,也不知哪年年月会再见了。 由原来小食堂爆满,一桌十二人吃饭,到后来八个人坐一桌也没事儿。 由原来一到中午,全是喧闹声,再到后来大家降低音量小声嘟囔,怕有回音传到大队长的耳朵里。 每一餐,楚亦锋都会问王大牛:“你怎么吃什么都香?吃啥都狼吞虎咽?” 王大牛用筷子卷起一坨面条,用一根筷子扎起仨包子,吃的东西不同,回答的却很一致: “我哪知道还有没有下一顿。” 他说,他感同身受每一个成绩濒危要离开的战士,所以会在训练中,只要那一科他的成绩不错,就会自觉地跑在最后,带着那些人一起前行,帮他们背枪,喊着号子鼓励人。 王大牛在他的帮助下是一个,傲气的苏桐城是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