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月娥想的挺好,却怎么也没想到秦凝会直接问到地头来,这会儿千人百眼都看着她,她那句“车子已经还给你们了”,在喉咙口转来转去,终究没有敢说出来。 要是只有秦阿南一个在眼前,她一定会理直气壮的说出来的,但这会儿,全村的人都在,她也害怕,那句话说了出来以后,万一被戳穿了,她无法收场。 朱月娥的眼珠子慌张的四处乱转,一眼,转见了陆大妹。 因为此时的陆大妹,正突然表现的比任何社员都要积极些,别的社员个个都歇了手看热闹哩,一向会偷懒的陆大妹却弯着腰在拔棉花杆子,把棉花杆子摇的簌簌响,看起来十分显眼。 这不能怪她啊,毕竟一个没啥文化的妇女,平时再有四个儿子撑腰,但一辆脚踏车丢了,就是一百多块钱丢了啊,这么大的事,她心里也是慌张的。 她听见秦凝来找朱月娥问脚踏车的事了,还不得装作没事人啊? 只是她忘记了,这个时候,没事人就该和人一起看热闹,而不是瞎勤劳了,倒弄出动静来了。 朱月娥一看见她,顿时像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猛的把手冲陆大妹一指,大声说: “哦,脚踏车啊,被秦梅芳骑回家去了,你去问秦梅芳娘拿吧。” 田地里所有的人,头立刻像向日葵似的,齐刷刷转向了陆大妹。 陆大妹倒想装作若无其事的,但没有抵挡住吃瓜群众的力量。 “陆大妹,人家找你哩!” “陆大妹,你啥时候这么勤力了?哎唷,搞得我们都好像在偷懒,队长会表扬你哉!哈哈哈!” “秦月珍,那那那,秦梅芳娘在这儿呢!” 乡下老社员,一个比一个爱管闲事,被队长安排着拔棉花杆子的,又大部分都是妇女,男劳力都是去开沟翻地了,所以这会儿,这帮子老娘们起劲的等着看陆大妹舍不舍得还自行车呢! 陆大妹眼看躲不过去,只好直起身,好像啥事也不知道似的,茫然问别人: “怎么了?啥人找我?” 秦凝看着众人的表现,始终笑眯眯的,特别的乖巧模样,此时见众人这么喊,她也只是看了一眼陆大妹,对指点她的人说: “哦,谢谢王阿婆,你真好,我看见她了。不过,到我家骑走脚踏车的是我大孃孃,我哪里好去问别人的呢,要问,也是大孃孃帮我去问的嘛,王阿婆你最懂道理了,你说是不是?” 被发了好人卡和最懂道理卡的王阿婆自然点头如捣蒜:“倒是倒是”。还继续主持公道: “朱月娥你也真的是,人家借给了你脚踏车,你怎么好转借别人的呢?那肯定你自己去问人家陆大妹拿回来还了嘛,大家说对不对?” 乡下妇女们辨别事非的能力实在有限,基本上秉持“谁弱谁有理”。 比如,当秦凝得了八十块钱稿费、秦达一家去要的时候,众人一开始都认为秦凝不给就是错; 而当秦凝说了自己的苦难和欠债的种种,众人又觉得秦达光想占便宜不想付出是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