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舟山一日(中)-《大明豪贾》


    第(2/3)页

    在这个时代,一般蒙学是三到五年。

    三岁开始,八岁结束。

    之后便是私塾。

    私塾一般是十年。

    也就是十年寒窗的由来。

    到十五岁束发之年后,最多十八岁时。

    私塾便算读完了。

    这时便会去考童子试。

    通过后,便今日学院学习。

    这便是如后世大学一般的学习了。

    所以童子试和童院试的难度与地位实际上和后世高考差不多。

    当然这个时代读书不是如后世那种全民教育,义务教育。

    读私塾是要交钱的,而且一般都很贵。

    也有很多品德高尚的师傅,教师看很多贫困,贫寒学子潜心好学,而教授读书的。

    但这只是一少部分,可遇而不可求。

    正因如此。

    这个时代虽然书籍并不贵。

    但读书,甚至入仕完全属于垄断行业。

    底层百姓根本想都不敢想。

    所以这便有了很多读了几年私塾,最后辍学的。

    这些人最后只能惶惶过日,被历史埋没。

    也就刘建下定决心,要让自己麾下所有人都有书读。

    打算推广全民教育,扫盲。

    听纪道仙在台上大吼大叫。

    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你们听好喽,一会我这会有四道题,以此对你们文化水平进行考核,四道题,一道四书五经,一道理政安民,一道士农工商之论,最后是术算之学,你们不必紧张,也不必担心会落榜,你们我们全部都会录取,但是我们会根据你们的成绩排名次,我们在根据你们的名次委任,你们进去之后先拿号牌,再对号入座,考试三个时辰,三日后,便会发榜,你们也会得到一块刻有成绩和名次的木牌,等到台湾淡水城后,你们将此木牌上交,自会有人给你们安排相应的职位,职位实习期一年,一年后转正,你们便会成为我永兴商行正式成员”

    纪道仙拿着扩音器,大声说道。

    话音刚落。

    众人开始陆续走进帐篷。

    “搞得好正式啊”

    孟广远说道。

    “这有什么,反正不会落榜,但是我们也得努力啊,别掉榜尾啊”

    章褚济听后,笑道。

    “好了,那我们各自勉励吧”

    卢浚迁也笑道。

    之后众人陆续走进了帐篷内。

    开始参加考试。

    众人坐好后,只听一声铜锣响起。

    试卷开始分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