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二十章 人生在世何为道-《九鼎风云志》


    第(3/3)页

    杨熙默然良久,突然离席欠身一礼,道:“刘大人,在下此前对你偏见颇深,今日蒙君坦诚直言,对您的做法却是有了一些理解。但这并不代表我能够认同大人所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延嗣当不起大人的错爱!”

    刘子骏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道不同?你的道,又是什么?”

    杨熙被他一问,登时愣在当场。

    对呀,自己的道,究竟是什么呢?自己的志向又是什么?

    他扪心自问,只想到为师尽孝、为国尽忠这样模糊的志向和目标。

    如何报答先生的恩情?杨熙不知道。

    但先生于他有活命之德,养育之恩,纵使粉身碎骨,他也要回报这份恩情。

    是否出人头地并不重要,是否拥有高官厚禄也不重要,甚至是否有才学,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正直、勇敢,有自己的思想,这是先生一直以来对他的要求,也成为了他的行事准则。

    成为先生期望他成为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尽孝?

    而为国尽忠,则是他在来到长安之后,逐渐形成的志向。

    他见过许多达官贵人,游侠豪客,也见过许多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有的人悠游自在,有的人却努力挣扎。他虽然踏上仕途只有半年,但是所见的生死离合,所见的人间悲喜比生命中的前十五年加起来还要多。

    他又想起那老来丧子的陈勋、刘交,想起孤独惨死的姜姓老人,想起那些辛苦劳作却只能温饱的乡间黎民,心中便有一种冲动,想要学习更多经世治国的本领,想要以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他官小职微,但只要心怀黎民百姓,躬行不辍,何尝不是一种尽忠?

    忽然间,他又想起自己一见钟情,爱慕甚深的丹家小姐,还等着先生回来去她家中提亲。这儿女情长,是他从未体验过的美好滋味。

    与相爱之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是不是也能作为自己的目标?

    人生很长,他还年轻。

    想做的事,要做的事,必须做的事,会越来越多。有些事能够做到,但有些目标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只能留下遗憾。

    但只要行事无愧于心、无愧于人,便已经足够了。

    像刘子骏那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戕害别人的行为,自己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想到此处,杨熙微微一笑,心中再无疑惑。他再次向刘子骏一拜:“延嗣之道,不足道也。但是在下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大人之道,延嗣却实在不能苟同。”

    刘子骏摇摇头,又点点头,双眸之中是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他微微叹息一声道:“也好,也好!延嗣能作‘六博’否?若能,咱们便下上一盘!”转眼间,他似乎已经不再纠结杨熙的态度,轻轻将话题转开。

    杨熙点点头,便有侍者默不作声地走上前来,将一个铜质的六博棋盘放在案上,又在两人座旁燃起一盏新的明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