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三十章 变乱皆从微末始-《九鼎风云志》


    第(3/3)页

    只听若虚先生又道:“如今你获尚书郎一职,异日上任,却要当心莫要陷进朝堂纷争,如今朝堂的水实在太深了。先生我圣眷已失,现在只是个闲散大夫,可能在朝堂之上也帮不上你什么,只能凭你自己去闯了。”

    杨熙连忙道:“熙儿敢不尽心竭力!”他又想起昨日宫中小朝会上,天子委任亲信充任卿相一事,便连忙将此事向先生禀报了。

    若虚先生静静听完,沉默许久,然后:“看来这位天子,终于要对王家动手了!”

    杨熙听了这话,又联想到刘子俊利用他帮天子偷盗玉玺一事,不由得也是点头道:“想来天子确有此意,但是王家势大,就算天子也要徐徐图之。”

    若虚先生笑道:“怕是天子等不了那许久。他现在任命董氏为南北两军首领。便是要先将大内和长安城的兵权牢牢握在手中。”

    “若我所料不差,天子下一步必然要重用自己的母族,让定陶郡国的旧部入朝为官。虽然明面上不是削弱王家,但是此消彼长,丁氏、傅氏的势力一旦增长,王氏的势力必然就相对弱了。然后天子再欲变换朝堂格局,有自己母族旧部撑腰,王氏便再也左右不了局势了。”

    “哼哼,当年先帝要拔擢刘子俊入朝,却仅凭大司马王凤一言,便令天子都要收回成命,他们王氏可能想到,他们也有被压制的一天?”

    杨熙默默静听,只觉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若是有一个今日上过早朝的官员在此,怕不是要惊得跳起来。

    因为若虚先生所说,与今日早朝之上天子的言语举动一模一样!

    天子今日将自己为定陶王时的太傅师丹召入朝中,给了一个中散大夫的职位,其官职高低与那刘子俊一般无二,又让自己两位母舅即刻入朝听用,不得延误。

    种种迹象表明,天子在隐忍蛰伏许久之后,终于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不过天子还是太年轻了,处事还是有点操之过急。”若虚先生捋捋胡须,“王家在官场经营多年,不仅是庙堂之上多有王氏子弟,连那郡县之中的官吏,也有好些出自王门。若是想要打压王氏,朝堂和地方的秩序必会因此大受影响,可别弄得民不聊生才好!”

    民不聊生?杨熙心中一紧,不知怎么的,又想起了大司马王巨君的两个儿子。这位高官是出了名的不徇私情,连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朝为官,其余王氏诸侯,又有多少子弟渗入大汉官场?

    杨熙也算是官场中人,深知一名官员在整个官员体系中的重要性,便是一个小小功曹,也是一郡一县不可或缺之人,若是要将王氏子弟排挤出官场,不知会造成多大的动荡。

    “先帝虽然有些独行特立之处,但究其在位期间的功绩,确实当得起一个‘成’字。这新帝虽然看似聪明勤勉,但观其所作所为,真不知道到时能赚个什么字眼。”

    现在天子风华正茂,若虚先生却在谈论他将来的谥号了,实在是大大的不敬了。

    但是史书之上,又有谁能够逃得过后人的评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