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熙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觉有一个多月时间不用入宫,恰似判了死刑的犯人得了缓刑。说不定一个多月后,天子便将自己的事淡忘了,再入宫之时也可免了尴尬。 这一个多月,便好好学习如何做一名尚书郎,如何处理奏疏政事吧,其他的事,就留待以后再说了。 这四曹分别是左民、客曹、屯兵、度支四部,左民曹主要负责民生等事,关于民间赋税钱粮、婚丧嫁娶,水利桑农,以及教育文学等事的奏疏,都在左民曹内,所以左民曹的奏疏也是最多的。 左民尚书叫做刘全,是宗室之后,但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为人不苟言笑,雷厉风行,也只有他这般性子,才能处理好大大小小、繁杂无比的民生奏疏。 客曹主要负责外国朝聘等等事务,北至羌胡,南至山越,西出吐蕃,东到三韩,虽然管理朝贡的国家众多,但是天高地远,很多国家做不到每岁来朝,时时来贡,所以客曹事务反而最少。 客曹尚书名叫沮辰,是大鸿胪任宏的好友,也正因此,对邦交外事才能处有余裕,倒是五曹尚书中最为清闲的一个。 屯兵曹自然是负责兵事,除长安三军的奏疏可以直达天听外,四疆、郡国兵事的相关奏疏都要通过屯兵曹上报,是最为机要的尚书曹。别曹奏疏也许还可凭尚书之意选择报或不报,屯兵曹的奏疏若是漏了重要军机不报,是要出大事情的。 所以屯兵曹的尚书是孙离,他出身行伍,做过三辅之地的骑军校尉,熟谙兵事,万不会延误军机。 度支曹则是负责银钱出入,所谓“银根”便是。所以往来度支曹的奏疏多半是与钱粮有关,虽然按照成例,大司农署可以左右全国银钱粮米的流通,但是若要增减开支,调度钱粮扶危济困,还是需要上疏请天子处断。 所以度支曹尚书历来是天子近人,之前是张通,乃是孝成皇帝的宠臣,孝成皇帝殡天之时,张通悲伤痛哭,竟至于哭泣而死。新帝即位之后,又派了李伯显来担任度支曹尚书,这李伯显乃是新帝在定陶国时的司农,由他坐镇度支曹,天子也是颇为心安。 选部尚书是王磐,乃是高平侯王逢时的亲侄,也是外戚王氏的子弟,所以这选官之事,肯定更加偏向王氏,也造就了朝上千石以下官员大多与王氏有关的现状。 但是杨熙入尚书署不久,司隶校尉解光弹劾王根、王况事发,这王磐也因为是王氏族人,受到牵连,被免官归宅。新任选部尚书叫做刘愈,也是宗室之后。看来选官之事,天子已经不再放心交予外人。 王磐算起来便是王宇的族兄,本可对他照拂一番,但可怜王宇刚进选部,王磐自己却被免官,可想而知,王宇在选部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杨熙在署中几次遇见他,都是相对无言,苦笑作别。 杨熙却不显山不露水,在四部轮流当值,既没人为难与他,也没人提点与他,同僚出身非富即贵,不是世家子弟,便是一郡孝廉,都是天之骄子,在这尚书署中当值也只是等待腾飞的时机罢了,互相之间纵有交往,也是点头之交,不像在太学之中,意气相投之人立刻便能成为朋友。 从京兆府来到尚书署,乃是从外臣一跃成为内官,杨熙立刻深切感受到两个官署的不同。 在京兆府中,官员大多是京兆尹的属官,是京兆尹亲自挑选的亲信之人,互相之间的关系都比较亲密,走动往来频繁。而在尚书署内,却到处充满了真正的官僚气味,行事皆有规矩,来往皆是文书,便是两曹之间互相对门,有事也多要行文。 转眼过了二十余日,杨熙白日便去尚书署当值,夜间才能回杨府宿歇,果真是疲累无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