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者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氾公”的轶事,虽然说得颠三倒四,不得要领,但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氾胜之是崇敬至极。 天子见他年老,不忍心打断,只是默默静听,其他臣子听在耳中,也是各有心思,百感交集,但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他日自己百年之后,也会有这么多黎民百姓仍然记着自己么? 说到最后,那老者两眼垂泪道:“小民在此祭拜,不料惊扰圣驾,但氾公于关中百姓有大恩,小民们无以为报,也只能聊为祭奠了,还望天子赎罪则个。” 天子默然良久,又想起方才王巨君的话,忽然叹道:“这氾胜之都尉声名不显于生前,但难得百姓有口皆碑,可见其功绩委实不小。子骏在否?” 一直侍立在旁的刘子骏上前拱手道:“臣在。” 天子道:“贤父子编制《别录》,收揽天下书册,其中是否有氾胜之的农书?” 子骏答道:“臣父子多搜罗前世散佚书籍,对于当世之书却并非全数编入,是以尚不曾有。” 天子道:“那便编进去吧!氾都尉能得如此多的百姓纪念,朕在其生前未能加以重用,也要让他的著述研究在死后显达!” 天子一言,群臣皆惊。 这刘子骏父子所编纂的《别录》,号称是收揽前代散佚图书,其中皆是诸子百家的著述,天子让他将氾胜之书编入其中,乃是对他的功绩给予的极大认可。 一时间,众臣皆是向前跪拜,称颂天子圣明之声响彻云霄。 待得众人称颂已毕,天子又唤太常右丞李宛,携牛酒亲往祭奠,着尚书令王昀拟写诏书,欲要追封氾胜之为公,但孔光、师丹等人慌忙阻止,皆称与制不合,天子方才作罢。 刘子骏看着那千恩万谢告退而去的老者,不禁若有所思。 王巨君则是看着远处犹自礼拜不休的百姓,忽地轻声喟叹。 ------------------------- 这边天子郊祀未歇,长安城中已迎来了一个新的早晨。 城中徐记米行的掌柜装起一辆装满柴草、粮米的大车,慢慢驶向长安东门。 城西的秋蓬酒肆,当垆的酒家娘子正欲开业酬宾。 城东的梁记肉铺,运来一批猪狗,即将开始屠宰。 一个黑影潜藏在谯楼檐角之下,不住地向下窥看。 一高一矮两个少年,正晃晃悠悠地从东市走来。 酒楼上一个胖大的老者正凭栏而坐。 黎民百姓平凡无奇的日子,正如往常一般开始运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