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病情有好转了-《福运娘子有点田》


    第(2/3)页

    这时候,杨大郎家的大丫头刚好将张大夫请回来,原本是为了给顾知夏看病的,如今这还真是巧。

    杨老头和杨张氏一听说杨三郎有了动静,也顾不得那两个不孝的逆子了,赶忙互相搀扶着,前脚打后脚的往这边来。

    虽然张大夫知道,伤得那样重定然是活不成了。但听说有了动静,出于大夫的本能,还是一路狂奔进了房门,累得白胡子一翘一翘的。

    “张大夫,快来看看我家三郎。”杨张氏一边将张大夫往床边让,一边转头问顾知夏,“你确定三郎动了?是哪里动了?怎么动的?他有没有睁开眼睛,有没有说什么?”

    顾知夏仔细的将情况说与大家听了。

    张大夫这时候也把完了脉,点点头,脸上严肃的神情有了一丝的松缓。

    “原本以为是不成了,没想到三小子是个有福气的,这脉象比早上好了许多。手脚和眼睛能动,说明人还有知觉,能够感知得到周围的人和动静,这是很好的事情。不过他的情况依旧十分的危险,最好还是派人连夜去镇上将任师傅请来再瞧瞧。你们也可以给他喂点水和清淡的白粥,这人一直不进食也不行,若是身体拖垮了,就算能醒将来养起来也麻烦。”

    张大夫说着还和善的看了眼顾知夏,“你们这个媳妇娶得好啊,果然如大师说的旺夫,瞧瞧,她这刚刚嫁进来,三小子的病就有了起色。”

    “听大夫的口气,三郎他,他还有醒来的希望?”杨老头退去了刚才教训两个儿子的戾气,反而是满脸的期待与小心翼翼。

    张大夫摸了摸自己长长的白胡须,沉吟了一下,想要安慰老两口,但又出于大夫的职责只能严肃了脸。

    “三小子是伤到了后脑勺,还出了那样多的血,如今虽然脉象比前头稳定了些,也有了动静,是要好的征兆,但也不代表一定就能醒的过来,或者说醒过来后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老夫还是那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好生的照顾着,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杨张氏咽了口唾沫,至少这个张大夫向来说话都是这样,只要他没有一口断定孩子救不活,那就一定有希望。

    杨大郎和杨二郎一人手中拿着一张分家文书站在门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杨大郎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刚刚分了家老三就醒过来了,若等他好了考上了功名,怕是也捞不着好处了。

    至于杨二郎,心思就要更深沉一些。他在心里怀疑,受伤是真的,但绝不可能像先前说的那么严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