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吴越春秋 第十九章 各为其主(一)-《星尘武者》


    第(2/3)页

    什么是英雄?

    英雄是什么?

    正如同汉丞相,曹孟德所言,“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如果真的按照,曹孟德所定义的英雄来说,那么很多英雄人物,都会被取消被称之为英雄的资格,纵然是那些,历朝历代都被授予了最高荣誉的军人英雄,也只能称之为勇士和烈士。

    因为他们的不惧死亡,一往无前,所以,他们被称之为勇士。

    因为他们的不惧牺牲,无私贡献,所以,他们被称之为烈士。

    兵卒的最高荣誉,就是勇烈,所谓勇烈,就是勇气和刚烈,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也要看在什么世代背景之下屈,也要看在什么事之下屈,更要看在什么人之下屈,

    如果是生死存亡之际,如果是烧杀抢掠之时,如果是穷凶极恶之人。

    那么,屈服,就是一种,不可取的软弱表现。

    伸!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拳头伸出来,别人打你脸上淤青,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面子,失了威严,不要有所顾忌,更不要奢求有人来帮你,救你。

    一拳打出去!施暴者血溅三尺,甚至就连那些睽睽众目的观望者,也要抖三抖!

    不过,勇烈的级别,始终还是比不上曹孟德所定义的英雄。

    在他的定义之中,英雄,就只能是三种人。

    首先,是武将,指挥战局,排军列阵,不管是冲锋陷阵,以刚直为核心的将才,还是以调令统御为主的帅才,都属于是武将的范畴。

    其次,是文臣,庙堂之中,各个同僚之间的关系平衡,大小事务的分析,处理能力,四方之赋税,资源的收集,管理,这都属于是文臣的范畴。

    当然,除了文臣,武将以外,还有一种人,是必须要符合英雄定义的,毕竟,文臣,武将都只不过是偏才,而这种人,则是全才。

    不管是孤,寡人,天子,陛下,王,皇,帝。这些称谓,无不是在体现某个职业的尊贵,而且,这种尊贵,还是无与伦比,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尊贵。

    自古以来,统治者,一直都是人们讨论和关注的核心,在很多书中记载,某个统治者,就仿佛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天下之事,尽在掌握,纵然是英气无双的文臣,雄毅非凡的武将,也只不过是他的跟班小弟罢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庙堂的道理,就仿佛是烹饪的道理。

    烹饪之中,最基础的理论,就是五味。

    所谓五味,就是咸甜辛酸苦,五味的复杂多变,相辅相成,才能给予原本就缺少明显味道的食物,最好的调味,

    正如庙堂之中,不管是文臣武将,大小官吏,彼此之间调节,配合,才是重中之重,所有事物,都是一环扣一环,一节扣一节,少了一点点,都是不行的。

    不管是食物,还是事物,毕竟,都是人为的产物,既然是人为的,那么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就是从技术层面出发的问题了。

    盐放多了,就会过于咸。

    糖放多了,就会过于甜。

    这个时候,如果想用其他的调味料,去弥补,甚至是修改味道,那么就是雪上加霜,错上加错,过多的调味料,不仅仅会影响到饮食健康,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到食物的味道。

    如果说,用味道来掩盖味道,所以不可取的下下之策的话,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最优先选择的上上之策。

    不管是什么味道的调味料放多了,加入一瓢适量的水,直接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