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照韩龙的书信所言,当他率领着十万之众,班师回朝的时候,先是谎称,轻易击败了吴城城主,徐行,俘虏之后,徐行宁死不屈,于是就直接斩首,首级就放在一个木盒之中。 城楼上那些白吃白喝的废物,一听到韩龙斩获了徐行的首级,第一时间,不是提出质疑,而是已经跳过质疑的过程,开始思考,拿着徐行的首级,到襄县去邀功请赏,顺带,思考一下得到奖励之后,置办什么产业,购买什么宝物。 大摆宴会的时候,韩龙亲自拿着木盒子,呈给了那些废物,盒子打开的一瞬间,废物们都愣住了,原本以为,盒子里面,应该装着徐行的首级,这代表着黄金十万,不过,正如同,俗话所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当盒子打开的时候,那些废物们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盒子里,完全就是空无一物,紧接着,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韩龙就已经乱拳打死老师傅,结束了这些废物的生命。 因为老百姓们,在这些废物们的压榨,剥削之下,早就已经是怨声载道,只是因为无法反抗而无奈,说白了,老百姓们,真的是巴不得这些废物早点死,所以,韩龙夺权之后,老百姓们反而是拍手叫好,双手欢迎。 说来也是奇怪,隐忍了那么久的韩龙,在去了一次吴城,见过了一次上官雄之后,整个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早年间,韩龙还是幼年时期,就是抱着一种,正义必胜,舍己为人的大好少年的想法,纵然那些白吃白喝的废物们,来到皖县,压榨,剥削着几十万老百姓的时候,也依然没有因为心中有怒火而冲冠一怒为平民。 说白了,在韩龙的心中,他一直都是以楚王为核心,认为楚王就是正义,纵然楚城在一次内部变故之后,一分为三,韩龙也从来都不认为,这是一种分裂,相反,他只是觉得,自己一次性,出现了三个主公。 抱着这种想法,韩龙甚至是从担任了皖县的守将以来,就一直为整个楚城服务。 这种服务,包括了楚城中部的,襄县,湘县,皖县,粤县,桂县,其中,又以襄县作为中部的“王都”。 再者,就是楚城东部的,赣县,闽县,又以闽县作为东部的“王都”。 最后,就是楚城南部的,黔县,滇县,又以滇县作为南部的“王都”。 因为楚城中部的势力地盘最大,并且居中,分化了东西两个势力,又因为彼此之间,不仅仅是顾忌第三方的趁火打劫,本质上来说,是统治者的贪图享乐,不愿意把分裂的楚城,重新化零为整,也就导致了现在,中都,东都,南都的僵持局势。 至于为什么其他势力,没有从中作梗,干涉楚城的局势,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少,在仁山还没有在越城做强做大的时期,真的是吃了很多亏,这些亏,基本都是赣县,闽县带来的,当然,皖县也会偶尔凑一凑热闹,所以,本质上来说,仁山是非常排斥楚城人士的,项公除外。 仔细想来,韩龙真的可以称之为少年英才,十七岁那年,父亲郁郁而终,年纪轻轻的韩龙,就必须承担镇守皖县的责任,要知道,皖县的地盘大小,和吴城,越城是差不多的,又因为年纪轻轻,所以完全没有可以信任的助手,纵然有,也都是年纪相仿的少年郎,当时,韩蛟,韩蟒,也都是小男孩,不要说什么帮助,只要不捣乱,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事实上,被三个楚王,呼来喝去的人生,一直持续了现在,整整十年的隐忍,终于有了回报,或许,韩龙的内心深处,早就已经想造反了,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契机,也一直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用话语,刺激他,开导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