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风格有各异-《驶向欧洲的班列》


    第(2/3)页

    酒店就坐落在阔克托别山丘的脚下,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白的毡房,所以,才得到这么一个别致的名字。

    其实,这也是一个4层的楼房建筑,只不过楼房的外面,都被白漆油成了纯白色,再加上建筑物圆圆的楼顶,从远处望过,像极了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可能是主人有意,也可能是吃客想像,久而久之,就被大家喊成了这个名字,而原来的名字到都忘记了。

    这家饭店开始的时候,并不出名,也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因为来的客人多,大家吃的满意,货真价实,又极具哈萨克民族特色,因此,在吃客圈里立即出了名,那民族特色吸引着大量的外国客人,就是本地人,只要一到周末,也是蜂拥而至,是必到的餐饮场所,在哈萨克斯坦已经十分有名,自然价格也从此节节攀升,饭后客人高兴,都会给一笔不菲的小费。

    因为经常接触外国客人的缘故,穆罕默多夫知道这些人到了阿拉木图,一定非常喜欢这种哈萨克的风格,所以,他才会请大家到这里来。

    这里的价格应该是很昂贵的,一个开出租的敢请大家到这里来,可以看出他的感激是真心的,而且,有十分独到的眼光。所以才特意带他们前来。当然这顿饭最终也没让他付……有张东这位西北首富跟着,怎么可能让他花钱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一下车,常建铭就发现,这里的环境不但极其安静优美,装修风格也十分传统,具有典型的哈萨克风格。但墙上的壁画,又让人有一种时尚感,真的是别具一格。看来主人是个有心人,在装修和陈列上没少下功夫。

    一进餐馆,刚刚踏上地上铺着的厚厚的地毯,他们立即就被吸引住了。

    ‘哇塞,好漂亮啊’!所有人都被迷住了,

    “哎,这是什么”?一进大厅,他们就看到了一棵树一样的壁画,金灿灿的发着亮光,

    “嘿,这棵树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啊”?

    “哦,这象征着曾经的哈萨克汗国,也象征着民族团结,意思就是说,我们哈萨克斯坦的所有民族,所有部落,不管多枝繁叶茂,不管长的多高,但根却是一个,只有这样,才会长成一棵撑天的大树”,穆罕默多夫跟大家解释着,

    “哈哈,有意思”,大家啧啧称叹,

    “哎呀,你们看,这里有很多名人来过呢,他们都在这里吃过饭”,迪莉娅有了新发现,她被彼德背着,就比别人好了许多,一眼就看到了墙上贴着的照片,“都是名人啊”,她感到很是惊奇。

    似乎眼睛都不够用了,左看右看看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