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群龙无首-《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3/3)页

    转日清晨,天光还未大亮,南铁独立守备队便已正式进驻奉天,代理省城防务。

    随之而来的,还有奉天特务机关和东洋警务署,协助华人方面维持地方治安。

    小东洋将其细致入微的劲头儿发挥到了极致,几方势力,堪称各司其职。

    独立守备队到处巡视奉天城防,评估薄弱环节,用以预测郭军的进攻方向,他们的视察极其认真,不仅要求获知城中储粮情况,以及预备动员能力,甚至就连老城墙有多少块砖,都恨不能明明白白地记录在案。

    奉天特务机关在城厢设立情报哨所,随时拦截市民,要求出示证件,倘若碰见辽西难民,必定百般盘问,防止郭军细作流入城中通风报信,并向其询问郭军行进途中的状况,包括粮草、衣物、军纪,甚至士气,生怕错漏了任何有用的信息。

    东洋警务署则网罗了一帮高丽棒子和华人鹰犬,荷枪实弹,在街面上到处巡逻,并以保护日侨安全为由,强令调查奉天警甲民团的武器装备情况。

    霎时间,奉天的秩序虽然迅速恢复,但城中百姓却人人自危,远远地看见有小东洋在场,就立马转身回避,绕道而行,生怕不小心惹上了麻烦。

    一座城池,岂能容得下两套官府?

    小东洋鸠占鹊巢,那是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处处横行霸道,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不到半天光景,双方官差便屡次发生摩擦。

    华人巡警表示:贵方只是负责协助省府维持治安,不应管的太多,更不应越权执法。

    小东洋却懒得废话,当场反驳:现在奉天防务已经完全委托我方,有事儿找你们长官说去,要是敢妨碍我方执行公务,一律按通敌罪论处!

    说罢,仍旧大摇大摆地继续巡逻。

    华人官差敢怒不敢言,都怕冒然行动,会引发国际事端,便只好纷纷向上汇报,等待上峰传达指示。

    奉天警务处的陈处长,面对接二连三的华洋摩擦,也不敢妄下命令,就连忙跑去大帅府,如实汇报当下状况。

    这时候,张大帅已经重新振作起来,尽管不再怨天尤人,但在气势上却矮了半截儿,远不像年前那般志得意满。

    听完了陈处长的汇报,老张双肩一沉,嘟囔着骂了几句鬼子,却又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现在正是用鬼子的时候……先让让吧,等挺过了这阵子,我再想办法把他们轰出去。”

    “大帅,恐怕到时候就晚了!”

    陈处长立定老张面前,低声恳请道:“小东洋正在极力调查警甲民团的武器装备,这时候加紧调查基层武装,我看他们是另有所图,很可能暗中勾结地方民团,为了颠覆我方做准备呀!”

    “妈了个巴子的,把我颠覆了,他们找谁要账去?”

    老张嘴上骂了两句,心里却也有点没底。

    毕竟,他现在完全受制于东洋人,鬼子要想趁机换个代理人上来,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你传我的命令,各县衙门加强看管武器库,严防泄露装备明细,但遇事首要克制,切勿与东洋警方正面冲突。”

    “明白!”

    陈处长点了点头,担忧的神情却并未退去,接着又说:“不过……大帅,各县衙门那边,虽然可以立刻传达命令,但保甲民团的组织,毕竟太过松散,恐怕不能及时传达到位,就算传到了,如果他们暗中配合鬼子调查,我们也很难控制,您看用不用……我们直接出手干预,要求东洋方面只能在特定区域活动?”

    “要求有个屁用,他们啥时候听我的了?”老张骂道,“老子刚才都他妈白说了,现在首要是克制,一定要尽力避免跟鬼子正面冲突,衙门的装备必须看住喽,至于民团,尽力而为吧!”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跟鬼子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他们什么德行,你还能比我清楚?”

    老张用手拍着桌面,说:“你们现在跟鬼子正面冲突,他们晚上就得来找我,到时候层层加码,指不定还要让老子签多少协议呢,老子就算是个二皮脸,也他妈禁不住这么丢啊!”

    陈处长把头一低,颇感无奈地说:“明白了,我这就去传达命令。”

    “等下!”

    老张突然叫住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声嘟囔道:“官府要避免冲突,但是民间可以出来挑挑事儿嘛!”

    “大帅,您说什么?”陈处长没听清楚。

    “哦,没什么!”老张笑了笑问,“对了,小江这两天跑哪去了?”

    “小江?您是说纵横保险公司的江老板么?”

    “是啊,江湖会党。这种事儿,适合交给他去办,办成了最好,办不成也没损失,要是真闹起来,那也是民间行为,跟市政公署无关。”

    陈处长心领神会,忙问:“那我现在……去找他来见您?”

    老张摆了摆手,说:“这么多的军务,都快堆成山了,我哪有闲功夫见他,你把我的意思传达给他就行。而且,你要亲自去找他,免得传达不到位。鬼子进城,官府不便干预,让他带头去闹一闹。告诉他,好好干,在此期间,就算捅出天大的篓子,有老子给他擦屁股,各级衙门,军警宪兵,一律通行方便,不得有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