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一僧一道,一儒一豹-《首席国士》
第(3/3)页
“都是些江湖虚名,不提也罢。”吕士高对这些毫无兴趣,颇有些试探之意:“那九鹤道长虽不参与朝政,但他在朝中的地位绝不低于老夫。就算那程行云是临安程九兴的后人,也是无权调动长寿宫人,秦小友可察觉到这里面似乎有些门道?”
“吕大人,秦某这次是真的走投无路,诚心诚意的请你帮忙,何必试探于我?”秦百川嘴唇有些干裂,压低声音道:“秦某也猜出来,那程行云不过是影子罢了,真正的主上另有其人。”
“哦?”吕士高见秦百川似要解开谜底,摆手道:“慢来慢来,咱们都各自写在掌心,看看你我心中推测是否一致。”秦百川翻了翻白眼,谭教头随时都可能回来,这老头还玩心大起?
吕士高似看出他的焦虑,笑道:“放心,丁三石在外面守着,江陵府衙我也做出了安排,况且路程不仅,没有半个时辰回不来。”吕士高不依不饶,从火炉旁拿起两根灭掉的树枝,递给秦百川。
秦百川无奈接过,俩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伸出左手,分别写上了字迹。写好之后俩人将手掌放到一起,秦百川想都没想便摊开手掌,上面两个简体字张牙舞爪:“义王!”
吕士高嘿嘿一笑,摊开手掌却是三个繁体字,秦百川倒是分辨出来,却是:“兆山河!”见秦百川皱了皱眉头,吕士高将手掌清理干净,笑道:“小友莫觉得意外,这兆山河便是义王的名讳!”
“果然是义王。”秦百川心里狂跳了两。
其实早在安阳的时候秦百川就认为如果不是有人给了李明秀巨大的好处,或者说一片光明的前程,李明秀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德生公。可李明秀不仅背叛了,而且连德生公的儿子都想杀,试问在大颂谁还能让李明秀如此盲目的信从?
自千金赌坊见过程行云和李明之后,秦百川仔细分析了自己能接触到的所有人和事,最终得出那神秘主上便是义王的推论。这个推论看似荒诞,其实却最合乎情理,那义王是名副其实的皇族,跟着他做事总比跟着德生公有前途吧?
如果再推断的大胆一些,义王纠结人手图谋的便是皇位,一旦成功之后,李明秀也好,程行云也罢,岂不就是开国功臣?可推论始终是推论,之前秦百川多少还存着一些侥幸心里,可随着吕士高写出了义王的名讳,这推论似乎便被死死的坐实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