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迎接知州-《小人治宋》
第(2/3)页
刘贤还想要说什么,结果这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酒香,刘贤一看时辰,哎呀,好像是到了要下班的点了,好吧,明天就明天,自己倒是要看看这个徐德善是个什么神仙。
这原本就是王全早安排的,他早知道刘贤的这个毛病,那里还能看不出刘贤神色变化,顿时换了一副神色,问道:“大人车马劳顿,实在辛苦,卑职已经备下了一桌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请大人移步,到飘香楼一坐。”
刘贤点头,这个王全早别管什么心思,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是很上道的,于是欣然起身,又和王全早变得亲密无间,两人往飘香楼去了。
这个时候,飘香楼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当家的厨子拿出看家的手艺,什么珍馐美味,河鲜野味,只要是有的,都做一道菜,摆上桌面,管你上级问什么罪而来,吃了这一顿饭,就算是有气也要收着三分。
这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王全早知道刘贤好酒,特意准备了高阳县内最好的美酒,别看高阳县地处边境,可是在边境就有在边境的好处,大宋朝为什么能够繁荣富强,每年给辽国西夏大把银子还不心疼呢,只靠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的,朝廷乃至民间,能有这么多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经济吗,就要要靠流通,只有商品流通起来,才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利益。
而以华夏民族千年积累的智慧而言,只在国内做生意实在是太局限了,银子转来转去,无非就是你的钱成了我的钱,我的钱成了你的钱,这多没意思,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想一想,外国人也是人嘛,管他什么辽国契丹人还是西夏人,只要那里能够赚到钱,我们的足迹就能够到达那里,所以,像高阳县这样的边陲小县,反而是成为了这些商人的一个落脚点。
能够在边境做生意的,无论是走私还是官方,都是有些背景的,不是官方许可,就是有军方支持,要不然,到了每人的地方就能被人包了,连尸体都找不到。
当然,这些商人也是很有分寸的,除了那些背景大的吓人,可以无所顾忌的,大部分商人还是不敢触碰盐铁粮这样的禁忌的,他们也不傻,这些东西虽然好出手,但是不仅风险高,而且体积大,利润薄,所以现在最流行的商品,还是以珠宝,美酒,茶叶等为主,这样一来,高阳县这样的地方,绝对不会缺少美酒。
知州大人驾到,陪酒的自然不会只有县令,高阳县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上阵,加上刘贤的随行人员,凑了四五桌子,你来我往,热闹无比,酒喝好了,事就好办了,刘贤笑呵呵的,也不再责怪王全早,开始和王全早谈古论今,晚上就住在了县衙之内。
吃喝为吃喝,刘贤也是有原则的,虽然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住了人家的,但是该做的事是一件不能少的,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刘贤立即叫王全早前面带路,直奔富平乡而去。
领导前来视察,你要是说突然袭击,你手忙脚乱,没有准备也就罢了,人家刘贤都故意的在县城住了一宿了,明显是给你留下了准备的时间,要是这样你还当不知情,什么都不准备,那就是你态度的问题了,在中国,从来能力就不是问题,态度才是最大的问题。
本来修建学堂这件事王全早名义上是交给了徐才正的,他也是本地最有名望之人,迎接知州大人的活动应该是由徐才正组织,可是徐才正一听是知州来,顿时牛脾气就上来了,想当年我虽然也是六品官,可是我却是京官,还是在国子监教学,见得都是王公贵胄,什么朝廷大员,见了自己也要笑眯眯的,这刘贤也不过是六品官,而且还是外官,有什么可神气的,凭什么要自己去迎接他。
第(2/3)页